农业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的优势
2020-10-27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,以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,旨在通过新一代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,有效整合现有各类涉农资源,从顶层架构开始,深入农业各个方面,建立一个中心平台多个应用的“物联网+农业”,形成大农业云数据中心。智慧农业物联网,汇聚农业产业、农村服务、农民服务各个范围的数据应用,涉及现代农业园区、农业物联网、植保、农机、畜牧、农资、农经、科教等,终构建互联共享的“互联网+农业”信息服务体系,终实现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管理、政府决策监管和社会公众服务,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向高精尖发展。
农业物联网技术对农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农业资源分配方面:
农业物联网系统应用各种高精度的感知设备(农业物联网传感器),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环境信息和土壤、墒情、水文等极为精细的农业资源信息,配合农业资源调度系统,就能让管理人员实现科学决策。
2.农业生产环境的监管方面:
针对于农业生产环境的监测和管理,农业物联网利用传感器技术、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,构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网络,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自动监测。
3.农业自动化生产、精细管理方面:
农业物联网不仅仅只是用于农业,在大田种植、果园生产、畜禽水产养殖作业等领域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,因为它采取的是以实际数据为基础,作物的科学生长知识为依据,这样一来就能有效规避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,因此利用它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,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。
4、节约人力资源:
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农业生产,在家通过物联网就可实时监控温室温度、光照情况,自动控制天窗开闭、风机运行和水帘降温等程序就可远程控制,无需人工操作。
5、精准种植方面:
在农业物联网的支撑下,利用温室的土壤湿度检测仪检测到土壤的湿度不正常,检测仪将这一数据实时上传到采集平台,再由平台汇总到数据中心。系统会根据干旱程度、农作物合适的灌溉时间来判断农产品需要的灌溉水量和适合时间,并将这些信息下传到灌溉设备,由计算机控制实现定量、定时操作。
6、节约成本:
农业生产从经验式转到精准式,不仅省水、节肥还能减少农药用量。据测算,运用物联网技术,每亩温室每年节本增效在5000元左右,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,增效也将会越加明显。
其实农业物联网对现代农业生产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,它的出现,对于我国农业现状的改变带来了巨大的效果,农业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,这也是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。
当前,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快。农业自动化、精细化、国际化发展已提上日程。国家科技园、各大农业园区、农场等农业机构企业积极寻求在良种培育、节本降耗、节水灌溉、农机装备、新型肥药、疫病防控、加工贮运、循环农业、海洋农业、农村民生等方面的高新技术,力求突破现存的农业技术瓶颈,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。
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,既能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,又能提高动植物疾情疾病防控能力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,为现代农业的科技化提供了技术支撑。